DIY改造组装升级复活重现一台当年顶级的苹果工作站电脑,还要用来剪辑4K视频 下
2021-06-27
|
顺带一提,这个光驱架也是可以装硬盘的,只要抓住这里就可以将光驱架扯出来,里面有两个SATA接口,但是总觉得动不动就扯光驱架比较麻烦,就还是装在常规硬盘位了,以及硬盘架和光驱架只有在后盖把手打开的情况下才能插拔,后盖锁上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被锁住的,侧盖也是靠这根杆子锁定,设计还是很巧妙的,这个Mac Pro 2009原生只支持4核的处理器,想上6核的话需要将固件改成2010版的,做这个操作之前需要先把系统装好,现在的苹果电脑如果系统损坏了,只要开机时按住Command + R键,就会自动进入联网恢复,可以从苹果的服务器上面下载系统来重装,但是我这台Mac Pro可能版本太老了,不管我怎么按也只显示一个文件丢失的图标,好在我还有台Macbook Pro,经过下载镜像制作U盘等操作后,成功将旧版本的macOS装进了硬盘了,实际版本是10.9那个时候还叫OS X,和Windows 8.1是同时代的,而想使用RX580的话还需要更新到10.13以上的版本,这里先确认一下刚装上去的硬件是否正常, 嗯,64GB内存全部识别出来了,但是频率只有1066,可能是处理器的锅,然后HD6870的型号和参数也识别正常,原本自带的是两颗E5520,因为不能超频,Cinebench R15两颗加起来的得分还比不上一颗4770K,因为1366并没有SATA3接口,所以在Mac Pro上面,M8VC的速度没有在现代的电脑上面这么快,但始终是SSD,4K的表现还是比机械强很多的,最后在系统信息里面可以看到机器型号为Mac Pro 4.1,这里要刷成Mac Pro 5.1才能支持6核处理器,升级固件需要下载两个东西,首先是从苹果苹果官网下载原装的Mac Pro 2010的1.5版本固件,然后是第三方制作的固件升级工具,这两个东西的下载链接我会放到简介/描述里面,首先需要挂载苹果的安装包,不过直接运行会提示机型不支持,这时候再使用第三方的固件升级工具,就可以突破苹果的限制将固件刷进去了,准备完成之后会弹窗提示你接下来的操作,这个时候需要先关机,然后长按电源键直接到上面的灯进入闪烁状态,
之后电脑就会自己刷固件然后重启,完成后进入系统可以看到,虽然显示还是Mac Pro 2009,但是系统信息里面已经是Mac Pro 5.1了,成功解锁了六核心处理器的支持,这里再顺便更新到了10.13系统,这个系统是17年9月份出的,刚好对应Win10 1709,再往上最新的10.14需要支持Metal的显卡,也就是刚才准备的580,于是就可以进行最后一波的硬件升级了,首先来升级的果然还是做了这么多前置准备的CPU,Mac Pro 2009在刷完固件之后就可以支持全系列的1366处理器,包括最高的X5690也支持,但是5690的价格还是太高了,包括X5680现在也还要接近300块钱,所以我选择了两颗X5675,165一颗,两颗330,每颗是6核12线程,主频3.06,Mac下能睿频到多少还要试了才知道,后来通过Mactracker这个软件查到,原来这个CPU刚好也是Mac Pro 2012官方可选的最高配置,想更换CPU就要将散热器取下来,而这个Mac Pro的散热器想要拆开需要这个特别一点的工具,固定散热器的其实只是普通的3MM内六角螺丝,但是因为在散热器的最里面,而这个洞很小,所以需要螺丝刀的长度在10CM以上,因为之前我机器没到手不知道到到底要买多长的,就干脆就买了一把30CM的回来,四颗螺丝拧开之后,散热器就可以直接拔起来了,从侧面可以看到,里面实际上是三热管加风扇,并不是被动散热,然后这个CPU其实不是固定上去的,只是被硅脂粘住了而已,取下CPU之后就可以看到这次升级最困难的部分了,可能是因为初代的1366处理器发热比较大,Mac Pro 2009的CPU是没有顶盖的,更换常规处理器会出现散热器不兼容的情况,其实通过垫高等改装,也可以将有顶盖的CPU装进去,但是因为CPU散热器还要负责给主板上的供电散热,散热风扇还要照顾北桥,所以我还是选择了比较困难的那条路,给钎焊的1366处理器开盖,因为1366的处理器比115X的大,淘宝也没找到合适的工具,所以只能进行手动的开盖工作,首先用笔刀切开顶盖和PCB中间的橡胶,因为中间的缝比较细,橡胶的宽度也不小,切的时候要比较小心,免得弄到电容,四周全部拆开之后将CPU倒过来固定,用热风枪在底下均匀加热,几分钟后温度超过焊接的融点,顶盖就会自己会掉下来,嗷……,被吹下来的顶盖砸到了手上,只接触了一下子就烫出了水泡,然后更难受的是,我发现CPU上的电容被我用笔刀弄坏了四五个……,嗯……说不定CPU坏了上面的电容也是能用的呢,还是先把核心顶部清理一下,用笔刀铲掉上面的焊接材料,刮得差不多之后再用柔软的布和金属研磨剂将CPU抛光,那么第一颗就处理好了,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用,那么就还有第二颗……,肥仔肥仔肥仔,过来!,什么事?,你有没有试过CPU开盖啊,这个很简单的,你用这个笔刀把CPU周围的胶划开,然后用热风枪在底下吹,盖子就会掉下来了,很简单的,试一下没问题的,这CPU才一百多块钱而已,到时候开坏从你工资里面扣就行了,不管怎么样,另外这一颗也算是开好了,开盖的时候倒是没出问题,
开好打磨的时候不小心给其中一颗电容蹭掉了一个角,所以我获得了两颗掉电容的处理器,哦!,我这里有两个从Mac Pro里面拆出来的E5520,现在带顶盖的E5520淘宝才7块钱一颗,而这上面有电容,我只要将电容吹下来,换到新CPU上面不就OK了吗?,那么首先用小号的热风枪将好的CPU上面的电容给吹下来,然后对弄坏的电容进行焊盘的清理,接下来非常小心地将电容焊接回去,焊好之后还要用万用表测试有没有短路,电容上的阻值、电容值等和没坏的CPU是否一致等等,Emmm……这个声音就不太对了,虽然前面只用了几句话来描述操作过程,但是因为电容实在太小了,足足焊了一下午才弄好两颗CPU,好像还是改装散热来得省事……,总之,虽然不怎么好看,但是这两颗CPU也是补好电容了,那么就将新CPU装上主板,硅脂方面还是用了酷妈的纳米钻石导热膏,再装好散热, 最后放回机箱里面,那么这两颗被又切又烫又磨又焊过的处理器到底还能不能用呢?,哇!啊啊啊啊,Yeah!!,WOW!,哇,苹果LOGO啊!,吼开心啊,也是运气比较好,这两颗被又切又烫又磨又焊过的X5675居然成功点亮了,嗯,我也算是维修过CPU的男人了,虽然是我自己弄坏的,以及刚上来的时候内存频率只有1066,后来经过重新拆装内存还原PRAM之类的操作后,不知道怎么得就可以上到1333了,换好最难的CPU,接下来就是将RX580黑狼给装上去了,虽然580黑狼带有背板,但厚度还是刚好合适,黑狼也正好自带双6PIN转单8PIN的转换线,说起来Mac Pro这个主板也是厉害,CPU内存和显卡都是由它供电,这么大的电流从PCB上面过也扛得住,但是开机的时候就发现电脑在不停地自动重启,嗯?明明说好能直接驱动的,查了一轮资料后,发现有老外说是旧版本的BIOS才行,于是我从Tech Power Up的数据库下载了首发版本的BIOS刷了进去,那么终于正常驱动了,在系统里面准确地识别出了Radeon RX580字样,显存也是8GB全部识别了出来,经过测试,全部接口都能正常使用,只不过像前面说的那样开机过程中会保持黑屏,但是开机完成后一切正常,那么最后一样要做的就是将系统升级到最新的10.14 Mojave,直接从AppStore里面下载安装就行了,是的,虽然是09年的机器,但也顺利地装上了目前最新的macOS,说到macOS,今年下半年苹果公司的新系统即将推出,希望可以继续支持旧款的机器,实在不行嘛应该也有办法强行支持的,最终完成的配置和价格是这样,NVME固态和资料盘则后续再考虑增加,相对于现在在卖的性能相近的Mac来说还是比较便宜的,当然这始终是二手货,能用多久是个问题,而且1366处理器没有AVX指令集,单核性能也弱点,实际可用性还要研究研究,嗯,那么就正好来跑点测试看看吧,CPU方面还是大家喜闻乐见而且有Mac版的Cinebench, R15里面,双路X5675的多线程得分和8700K基本一致,但是单核性能就差远了,R20的多核以及单核都比E5-2697v2弱些,当然都打不过8核的锐龙,总的来说多核表现尚可,单核的话如果碰上优化差的软件可能会有点难受,对了,刚才应该有人注意到我R15跑了Windows版,是的,我后来又加了一个M8VC,然后装上了Windows,之后跑了鲁大师总分达到了30多万,还拿到了吃鸡的认证,说到吃鸡,我测试了580这张显卡在X5675平台和2700X平台下吃鸡的差异,实际帧数差了能有20多,不能超频的老平台玩这类游戏确实还是弱点,以及实际使用时X5675的睿频基本在3.2左右,Mac下暂时还没找到支持双路CPU的频率监控软件,看Cinebench的跑分应该也是差不多水平,以及我意外的发现原来古墓10是有Mac版的,用580开非常高特效跑起来还算流畅,
黑狼虽然不是苹果的原装卡,但是硬件加速等还是完全正常的,甚至还能打打游戏,当然还是受到了CPU以及优化的一些拖累,不过我折腾这台机器也不是为了玩游戏的,最关键的还是视频剪辑,首先咱们来看看PR的表现,使用4K 60帧 100mbps的素材,文件全部放在SSD里面,加载LUT文件,片段速度设置为倒放200%,再加上稳定器,在2950X + 2080的电脑上面依然会卡的飞起,把预览分辨率设置到1/8也还是一样,而在这台现在来看配置不高的Mac Pro上面,用Final Cut Pro X做同样的事情,在处理完防抖后,虽然也会掉帧,但还是能均速播完,指针的拖动也非常的流畅,如果将预览设置为“较高性能”,播放起来就会丝般顺滑,实际上FCPX会趁空闲的时候,在后台自动将素材转换成更容易处理的格式,处理完成的部分即使4个4K素材同时播放也会非常流畅,同时在输出成品时利用这些缓存提升速度,等于是牺牲准备时间和硬盘容量来提升性能,对于单层未处理的4K素材,这台机器也是可以不转码直接预览的,就是时间线拖起来没有处理完成后这么爽,更多的使用情景和更复杂的项目我也还没有来得及测试,后续还要再做些研究,了解一下FCPX的习性,不过剪辑4K视频这个基本目标确实是达成了,实在不行还能用代理的方法进行剪辑,另外转码时CPU温度大概在六七十度,作为出了名要风度不要温度的苹果家的电脑来说,还算OK了,欢乐的时间过得特别快又到了这个总结的时间,虽然这台机器是10年前的设备,但是在经过升级之后,跑最新的系统和使用FCPX剪辑4K的视频依然是没有问题的,根据这台机器后续的使用情况,或许会升级到VEGA,虽然VEGA现在有点难买,而且FCPX的使用方案也要考虑,因为更换了之后,以后的新视频就都要全部在MAC下进行制作,如果要准备不止一台电脑的话,升级成本还是有点高的,虽然FCPX本身要比PR便宜很多,而对于一般玩家来说,这台机器的推荐度其实并不是那么高,首先折腾起来比较困难,看了这么久大家应该都了解了,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有一点的技术要求,然后毕竟是老机器,还是苹果的,出故障后维修成本会比较高,而且以后配件会越来越少,越来越难找到替换的东西,我现在一半是想拿来试用,另外一半则是想收藏,就近似于收集经典古董跑车那种心理吧,毕竟我穷,买不起车,那就只能玩这个了,不过这台当年顶级的旗舰配置的机器,现在也算是让我拆着玩了个爽,人总要有梦想,万一实现了呢,那么这次的视频就到这里了,如果觉得这个视频有用或者有趣,记得点赞和订阅!,如果看完了前面的还是觉得意犹未尽,那么哈哈,这么神奇的机器到了我手上,怎么可能不再拆得深入一点呢,第一个要拆开的是PCIE槽的进风扇,拧开两个螺丝之后往外面一拉就能扯下来了,过来是CPU和内存区域的框架,先拧开主板上的几个螺丝,底下的这几个固定托盘用的柱子也要拧下来,接下来会发现扯不动,其实是被左右的风扇给卡住了,打开卡扣之后就将可以将风扇往里面拉进来,右边那个风扇也是这样处理,再拔掉主板上的接头,就终于可以将整个框架给取下来了,在框架的后面可以看到风扇的接头,机箱风扇用的全部是台达的产品,而前置风扇上方的这个小喇叭就是“当~~”一声的来源,于是这块才是真正完整的主板,可以看到前置的IO接口是放在了独立的PCB上,主板的厚度是1.6mm左右,也不是很厚,在这里终于找到了WIFI天线的所在地,之前一直纳闷纯金属的箱子是怎么会有信号的,原来在机箱的底部有一片是塑料的,在主板右下方可以找到蓝牙的连接线,一直伸到了这里,原来PCIE槽后面的这个塑料的1234的框框也是天线,再过来拆掉光驱架后面的档片,就可以找到电源和主板的连接线,要拆除电源需要拧开正下方的4颗螺丝,然后将电源往左边一拉,就可以抽出来了,那条电源线还要绕一下,Mac Pro 2009用的是台达980W的电源,电源内部没有风扇,而且单路+12V输出高达79A,内部是台达服务器电源的双PCB结构,因为电路布局和常规电源差异较大,一下子也看不出是什么方案,最后是Mac Pro 2009的拆机全家福,那么这次是真的结束了,下次再见,拜拜~!